
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保障全體同仁、供應商及合作夥伴之基本人權,我們遵循《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聯合國商業與人權指導原則》、《聯合國全球盟約》、《國際勞工組織核心勞動標準》、《RBA行為準則》等國際人權公約所揭櫫之原則,尊重國際公認之基本人權,包括結社自由、禁用童工、消除各種形式之強迫勞動、消除僱傭與就業歧視,及不得殘暴與不人道地對待員工等,亦訂定《人權政策》以保障全體員工及價值鏈夥伴的基本人權。
根據《人權政策》及《多元平等共融政策》識別潛在人權風險,並建立完善的減緩及補償機制,以保障全體員工及價值鏈夥伴的基本人權:
1. 風險預防與減緩措施:
2. 申訴與溝通機制:
3. 補償與救濟措施:
4. 追蹤與持續改善:
群光電能承諾通過這些減緩及補償措施,建立起「預防、保護、補救」的完整人權保障體系,確保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得到尊重與維護,並承擔企業對人權的責任。
※2024年未有人權政策架構所提及內容之內部查核事實、檢舉事件或主管機關裁罰紀錄。
2024年人權相關教育訓練統計
公司致力於提升全員的人權意識,將相關主題融入常規培訓。2024年度,人權相關議題的教育訓練總投入時數達34,654小時,相較於2023年的24,525小時,顯著增加了42.9%,顯示我們持續加強在此領域的投入與重視。
群光電能員工薪資由人資單位參照薪資市場概況、公司財務狀況、組織結構,訂定薪給標準。並依據員工個別專業職能、工作職掌、績效表現及公司營運目標達成狀況,決定總體薪酬。依據公司人權政策,新進同仁薪資不因性別、種族、黨籍、思想、宗教、性別傾向或婚姻狀況而有所差異。起薪高於政府基本工資規定,敘薪標準皆綜合考量其專業能力與所任職位,俾以為核薪依據。
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員工薪資平均數及中位數
註:統計範疇依照台灣證券交易所規範提交,此處非主管職係指排除經理人(協理級以上)之其他員工。
為保障員工生活品質,讓員工在辛苦工作後能夠有優於業界的薪資水平,且依市場薪資水準進行年度調薪,對於表現優異同仁群光電能也透過績效獎金制度予以鼓勵。而公司也鼓勵生育,除各據點提供法定育嬰假天數外,另提供生育獎勵金給同仁。
為照顧員工生活、凝聚員工向心力及維持勞資雙方和諧為宗旨,群光電能成立職工福利委員會,負責各項福利方案規劃與執行,透過完善的福利制度以及各項員工活動,持續推動員工福利業務。
※其餘相關資訊詳如附件:各項員工福利措施、退休制度與其實施情形...下載
基於營運目標及企業永續發展,致力於人才培育與發展。將教育訓練體系分成六大面向,包含「新人入職訓」、「領導管理」、「職能通識」、「專業技能」、「在職訓練」、「自我啟發」,提供多元豐富的培訓課程,並結合產學合作,以孕育多元化的人才與員工職涯發展。
2022~2024年員工總訓練時數及人數
群光電能向來重視員工福利,且勞資關係和諧,除遵守勞基法及相關法令規定外,亦有優於法令之福利措施。我們重視良好的員工溝通和申訴機制。我們鼓勵員工積極表達意見,並提供多種管道,讓他們可以舒適地分享想法或解決問題。透過定期的會議、反饋渠道和開放式討論,我們確保員工的聲音被聽到和重視。此外,我們設立了匿名申訴機制,保障員工的隱私和安全,並確保他們可以放心地提出任何擔憂或投訴。這些努力有助於促進良好的工作氛圍,建立互信和尊重的文化,讓每位員工都感到受到重視和支持。
申訴機制
群光電能制定了「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管理程序」、「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管理辦法」,保障所有員工在工作中免受身體或精神上的騷擾和歧視,避免造成身心理疾病。公司堅定地展示了對職場不法侵害的「零容忍」態度,絕不容忍管理階層對員工進行職場霸凌,也絕不容忍員工間或訪客、客戶及陌生人對員工的職場暴力行為。
公司確保申訴人身分保密,並提供必要的健康指導、工作調整或其他補償措施。絕對禁止任何對申訴者、通報者或協助調查者的報復行為,違反者將受到嚴肅處罰。
一、訂定『檢舉投訴實施辦法』,提供檢舉投訴管道
二、行政管理處主管負責處理,對於檢舉人身分及檢舉內容確實保密
三、若發現或接獲檢舉本公司人員涉有不誠信之行為時,將立即成立專案小組進行調查
四、對於檢舉人之身分及檢舉內容確實保密,並保護檢舉人不因檢舉而遭受不當處置
提供員工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是群光電能作為企業最基本的義務之一。本公司包含台灣總公司、中國主要生產廠區(東莞廠、蘇州廠、重慶廠)及泰國廠區依循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精神,有系統化地推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工作並通過ISO 45001驗證。各廠區成立安全衛生管理單位,聘僱專業人員負責安全衛生管理業務規劃、推動、監督與查核等工作,以生產功能為主的中國大陸地區、泰國地區成立安全衛生管理單位,直屬於地區最高主管。而以研發及業務功能為主的台灣則由職安室負責管理,直屬總經理。各廠區並依所在地法規要求由勞資共同組成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優於法規要求,定期每月召開會議,負責審議、協調及建議安全衛生管理事務。期許透過職安衛管理系統達到:
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為提升工作者安全衛生知識及災害應變能力,我們除依法令規定及作業需求,開辦相關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課程外,另以電子郵件、電子公佈欄、海報張貼或舉辦安全知識問答等方式,增加同仁對工作環境之危害認知能力與預防災變所需之安全衛生知識及觀念,以避免職業災害發生。2024年群光電能在台灣、中國大陸、泰國辦理新進人員及在職人員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課程包括危害化學品、機械設備、危險識別、電氣安全等)、法令規定應具備證照、緊急應變與消防訓練、新設備或新技術導入之人員安全教育等,授課方式皆以當地語言或非本國籍員工使用之語言執行,且教育訓練後進行測驗以評估教育訓練的有效性。在2024年,共106,602人次參加相關教育訓練課程,訓練總時數共107,727小時。
另外,為加強承攬商進廠安全管理,群光電能制訂承攬商安全衛生及環保規範並要求進廠承攬商應遵守相關職業安全衛生法令及公司規定,欲進廠之承攬商人員應接受必要之職業安全衛生講習及測驗與簽署危害告知單後,方得進入廠區作業。
員工同仁的健康一直是群光電能非常重視的一個項目。因此設有醫務室、心理諮商室以及廠區的醫護人員,時時刻刻關注著每位同仁的身心狀況。
公司優於法規規定,為所有員工每兩年提供一次健康檢查。另外,除了提供法定的健康檢查項目之外,還為主管提供全方位到院健檢福利。自2024年起,我們更進一步,將這項福利擴展至年資滿5年的資深員工,使他們享有與主管同等福利。
員工健康管理、臨場諮詢以及紓壓服務
(1)推動職場衛生保健工作及負責職場護理服務或緊急救護工作
(2)不定期測量員工身高體重、體脂肪、血壓測量、預防接種與護理記錄
(3)負責員工身體缺點矯正措施
(4)四大預防計畫
為培育電源技術關鍵人才並吸引優秀青年投入產業,群光電能長期推動產學合作與實習機會,自2014年起攜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北科大」)共組「群光-北科研發中心」,致力於電源新技術研發,建立人才培育與技術創新的雙軌模式。合作重點如下:
1. 建立長期產學研發合作模式:透過產學合作計畫,群光電能投入研發所需之軟硬體設備,北科大提供專業技術團隊共同投入,每年針對數項研發主題進行合作。透過此機制所培育之學生,可於畢業後無縫銜接公司研發工作,不僅提前完成「最後一哩」實務訓練,也使研發中心技術逐年累積深化,成果則由公司整合運用,實現人才、技術與產業三方共贏。
2. 推動創新成果轉化與專利佈局:產學合作過程中所研發之關鍵技術,公司將據以申請具產業利基之專利,進一步強化企業研發能量與市場競爭力,實現知識產出與產業應用之雙效益。
基於企業社會責任、人才深耕永續發展,每年提供在學學生職場實習機會。2024年,針對北科大提供12名研發實習機會,包括電機系10人、材料及資源工程系1人、智慧自動化五專部1人,皆採支薪方式至研發總部實習,讓學生獲得實戰經驗、強化實務能力,並縮短學用落差。如學生實習表現優異,畢業後將可無縫轉任正職,公司亦將承認其實習年資並提供從優敘薪待遇,協助學生在職涯起跑點即展現競爭優勢,進一步形塑企業與學界共育人才的良性循環。
2022~2024產學合作人數統計
產學合作相關投入金額
除自身積極投入公益行動外,亦經常與集團攜手合作,參與多項愛心公益活動,展現企業整合資源與擴大社會影響力的實質作為。無論是舉辦愛心園遊會、提供場地進行聯合義賣,或是捐贈物資予慈善機構,皆由員工主動參與、跨單位協作,落實企業對社會福祉的持續關懷與具體承諾。
在公益實踐上,群光電能期許能與社福機構並肩前行,為其撐起一把實質的傘,致力建構具支持性、長期性與系統化的企業社會責任推動模式。公司結合集團力量與在地需求,透過有組織的行動方案,持續為弱勢群體提供實質援助,落實企業公民責任,邁向企業與社會共榮的永續目標。
集團每月提供公司一樓大廳作為公益場地,邀請鄰近社會福利機構設置義賣攤位,藉此拓展社會參與的交流平台。目前,我們長期合作之單位包括新北市五股區「慈育庇護工場」、新北市板橋區「小豆苗工作坊」等,並不定期辦理專案型義賣活動,皆獲得同仁踴躍響應與參與。我們深信,關懷弱勢群體不僅是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更是群光電能核心價值的具體展現。期盼透過資源共享與平台支持,發揮企業影響力,回應社會需求,以實質行動促進共好。
營運所在地人力比例
群光電能總部位於新北市三重行政區,緊鄰新莊區。除了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之外,亦關心社區發展,超過15%的員工來自三重及新莊,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實現了鄰近社區共榮。並致力於成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